当前位置:首页 > 石柱新闻 > 正文

石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亮点摘记:南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

发布日期:2021-03-23 16:10

QQ图片20200910151241.jpg

助农秋收志愿服务活动 

一、总体情况

2020年以来,南宾街道严格按照《石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要求,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。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始终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、效果导向,统筹街道、村(社区)、示范点三级平台载体,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,着力提升理论传播力、实践生命力、资源整合力、文化服务力和文明引导力。基本完成了城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建设,街道管理的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“六围绕六聚焦六提升”为主题,固定式、常态化推进“七个一”重点文明实践活动,每月至少集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一场次。2020年全年,南宾全街道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62场次,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接近100%,年人均服务时长25小时,群众参与活动达2.7万人次,受益人数超过5万人。

QQ图片20200910151328.jpg

助农秋收志愿服务活动

二、主要抓法

一是文明实践,“有一个抓手”来搞活动。街道文明实践所不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,制定联席会议制度、指导服务制度、奖励激励制度及考核监督制度,积极向上对接、向下传导,让文明实践活动规范化、常态化。同时促进各类资源激活盘活,打破条块界限,对辖区文明实践活动和文明实践站进行规划建设、统筹指导、人员培训。

是搭好阵地“有一些地方”来搞活动。立足(村)社区群众需求,把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相结合,充分整合现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文化活动室、党员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、健身广场等资源,按“有场地、有队伍、有制度、有计划、有项目、有活动、有记录、有培训、有成效”的标准,建设了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阵地。

是活跃参与“有一群”来搞活动。着眼于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需求需要,在城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组“暖东”志愿服务队,吸纳律师、医师、教师、警察、理发师、管水员、电工等各行各业力量。强化培训,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性质和内涵,逐渐将城东社“暖东”志愿服务队打造成一支有能力、有热情、靠得住的文明实践主力军,为文明实践工作提供有力支撑,并推广至其他村(社区)。目前,全街道注册加入团队志愿者达1万余人。

是着眼成效“有一特色”来搞活动。牢牢抓住文明实践活“需求侧”,南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采取调查问卷、入户走访、活动留言、院坝交流及发布“微心愿”等多种形式,着眼群众共性需求,建立需求清单,按需把资源和服务送至群众心坎,在活动形式上“新”,活动内容上求“精”,活动主体上求“广”。今年以来,相继开展“疫情防控知识宣传”“宪法学习”“扫黑除恶知识学习宣传”“助耕支农”“百本好书送你读”“四城同创”“助农秋收”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”“天麻种植实用技术培训”“家风润万家”“我们的端午”“巡河护绿”“消费扶贫”“共话中秋”“禁毒知识宣传”“消防安全演练”“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”“民法典学习”“免费体检”“六讲”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62场次,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,如春风化雨,广润百姓心田。

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宣传活动1.png

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宣传活动

三、亮点成效

一是“积分管理”。将乡风文明积分管理经验推广运用至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,在13个村(社区)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超市(兑换点)。各实践站对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进行实时积分,同时设定积分兑换日,增强仪式感,群众在积分兑换日换购一些日常生活用品,当季未兑换的,还可累计积分。通过正向激励,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调动群众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实现“积分改变习惯、勤劳改变生活、环境提振信心、共建共享共美”的目标。

“进圈入群”参考网格化管理方式,按照“能进尽进”原则,指导基层干部进入所负责管理网格的单位人员群、物业管理群、小区业主群、村民小组群等已有微信群、QQ群。着眼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、最大增量平台,采取社群发布信息、在线交流等点到点的网络交流方式,打破传统信息传播的单向灌输思维,在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“多对一”的对话交流中,问需于民,助推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实现对群众的引导。

三是“三个融入”。把文明实践融入基层党建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推行街道党工委书记、村(社区)支部书记、驻村第一书记“三级书记”带头讲理论讲政策的制度。制定行事历,“三级书记”利用扶贫遍访、院坝会、群众会等多样形式,累计宣传宣讲党的政策656次。推行党员教育+文明实践模式,号召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,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,以党的建设促进文明实践工作。把文明实践融入扶贫帮困。梳理农业农村、教育、人社、医保、民政、卫生健康等有关民生工作事项和社会保障、医疗救助、教育资助、民政救助等惠民政策,使其融入文明实践所、站、示范点工作特别是宣传引导的内容。把文明实践融入致富兴业。结合脱贫攻坚精神扶贫专项行动,开“志智双扶”培训,提供针对性的科技服务、农技服务和特色产业生产技术培训,帮助农民增收致富,让群众既“口袋富起来”,“脑袋富起来”。